1468283159@qq.com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新闻资讯5月下旬,“一带一路”叠石桥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举行。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保加利亚、缅甸、尼泊尔等19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商、数万种中外商品云集于此。据了解,在为期4天的交易会期间,实现交易额上千万元,境内外采购商超5万人。
走进叠石桥中国家纺博物馆,一墙面上写着:“叠石桥传,清末道光,杨家窑主,募资造福,叠石筑桥。桥名暮春,后易叠石,桥之相邻,两县三镇。方圆十里,四方百姓,惯以桥边,提篮摆摊。农副产品,各式各类,自由交易,遂成集市。七十年代,兴修水利,独立水系,拆桥建坝。八十年代,绣品兴起,绣业成市,渐成规模。九十年代,市场壮大,崛起绣城,中华之最。二一世纪,纺织之城,家纺之都,名扬天下。集散基地,展销中心、旅游胜地,购物天堂。现代市场,特色文化,引领中国,脉动世界。”这段话,它浓缩地记录着近百年来叠石桥家纺的起源、发展与壮大。
叠石桥的发展壮大与它的特定时期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。据说这个因一座古老桥梁而得名的两市三镇(海门三星镇,通州川港镇、姜灶镇)交汇地,由于当时受“左”的思想影响,个体、私营工、副业生产受到限制,被当作资本主义巴尾来割,小商小贩当作投机倒把来抓,群众不敢把自产的家副产品拿到合法的市场上去卖,就自发地汇集到这个两县三镇交界间隙,政府疏忽管理的叠石桥去销售,这样,叠石桥就成了农民进行商品交易交换活动和躲避打击的“避风港”。
而当时三星公社家庭绣品业兴起,由于农村经济政策还没有“放松”、“搞活”,附近农民只能将自发、悄悄生产的服装、绣品及原辅材料拿到叠石桥这个“避风港”去销售。两县地方干部奉命来取缔时,在叠石桥私下交易的小贩们立刻裹起地摊,很快就溜跑了。如海门县的干部来,他们就跑到通州县的地界上;通州县的干部来,他们就跑到海门县的地界上。等两县干部不在时,他们就照样摆摊交易活动,就在这样一个夹缝市场里,叠石桥就这么慢慢地发展……
叠石桥的发展壮大与当地党委政府强力推进密不可分。改革开放以后,特别是1983年后,海门叠石桥当地党委、政府借改革开放之东风,专门出台文件,积极鼓励和支持家纺产业的发展,并根据家纺市场发展的情况,先后六次将市场加以扩建,总投资6亿多元。
可以说,在市场经济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叠石桥,每一步的发展,都伴随着一段历史时空的跨越。从一期大棚式的简易市场,到二期规模式的综合体建筑,再到三期集品牌展示营销中心、商务办公居住中心、商贸休闲娱乐中心、商业金融会展中心、公共服务配套中心等五大中心。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如同它的历史一样,这些带有明显时代印记的建筑,犹如那个时代的音符,错落相连,跌宕起伏,构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群。
叠石桥的发展壮大与不断改革创新密不可分。依托传统特色家纺产业和历史悠久的家纺市场,叠石桥走出了一条“产业化、工业化、特色化、市场化”的集群发展道路,生产企业由弱到强,经营模式由小到大,辐射面由窄到宽,形成了生产规模化、分工社会化、产品系列化和营销现代化的经营发展格局。在这样的强势发展背景之下,当地政府--三星镇也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巨变,2006年8月,三星工贸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,更名为了江苏海门工业园区,与三星镇区镇合一。之后,2012年叠石桥市场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重点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;2015年叠石桥市场获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。
如今,叠石桥家纺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契机的影响下,通过合资、兼购、转让等形式,实现不同形式的资产重组,并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,实现规模经营。同时,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平台,通过网上B2B模式,实现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,全力拓展国内电子商务,发展跨境电子商务,促进家纺外贸转型升级。
目前,叠石桥产业集群区内拥有2万多家商铺、经营600多个系列产品,家纺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,并远销5大洲、1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家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%,位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。
2017年,市场线上线下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,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。叠石桥正在成为“集聚全中国、面向全世界”的区域性国际贸易新高地。